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中国版“两房”风险远比美国更可怕?

发表于2014-10-28

央行的“9·30房贷新政”出台半个多月,各地楼市成交量有所回暖,而作为新政另一个重要武器的房贷证券化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。据业内人士分析,如果中国版“两房”正式推行,或能撬动10万亿元的房贷资金。

所谓房贷证券化,简单地讲,就是美国的“两房”(房利美、房地美),亦即后来被称作次贷危机源头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。美国政府当时推行“两房”政策就是鼓励人们透支未来购置房产。而笔者认为,如果银行信贷产品的设计,只看重眼前利益、看重一时之得失,从而刻意转移或者拖延风险,那么最终的后果,只能是害人又害已。美国的次贷危机,不可谓不是深刻的教训。

很多人认为,不管是中国的房贷新政也好,还是美国“两房”也罢,不都是改善了民众的居住条件、提高了百姓的居住质量了吗?但是笔者者认为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适度负债购房,本身没啥争议之处,但是过度透支未来的后果不就是引发次贷危机吗?不就是至今尚未摆脱的全球金融危机吗?


发表于2014-10-28

对于中国而言,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,如果单纯站在剌激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角度考虑,而不顾这样可能带来的风险,从而盲目推出中国版的“两房”政策,其可能带来的后果,绝对要比美国的次贷危机更可怕,更危险。因为,无论从银行的经营理念、风险防范手段以及职能部门的监管,还是从地方政府对待房地产的暖昧态度来看,中国式“两房”可能引发的风险,将远胜于美国,而且迄今中国还缺乏有效的防控风险的措施。

因为,从2003年房地产市场放开到现在,房价所以出现火箭式上涨,最核心的问题是,银行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,完全不顾市场规律、不顾经济发展结构的平衡度、不顾长远利益所造成的。换句话说,如果当年银行在信贷资金投放时,稍微理性一些,就不会出现今天高房价泡沫和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的可能。


发表于2014-10-28

而如今遇到经济增速回落,房地产初现调整周期,各种松绑政策就接踵而至,一方面房贷新政就是要引导自住型、改善型购房者入市做炮灰,另一方面房贷证券化就是想在引来市场存量资金,激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,借助资本市场转移房地产不良贷款的风险。我不否认,中国推出类似“两房”政策,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投资效应、购房热情、放贷冲动,但是这样的做法反而会造成三大恶果。

首先,无论是地方政府松梆限购,还是央行放宽个人房贷救市,给房地产市场传递一个房价还要上涨的不良讯息,这会使部分社会资金再度向房地产市场转移,进一步使实体经济空心化。而一旦中国式“两房”制造的泡沫无法再保持安全,那么,比美国更为严重的次贷危机将在中国爆发。这倒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中国一直在致力于拖延房地产危机的暴发,而不是要切实让房地产回归理性的国情所致。


发表于2014-10-28

从中国经济的现状来看,出现目前这样的现象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所造成的,是被房地产业绑架的结果。如果现在重走救市老路,那只会让经济被房地产业绑得更紧、绑得更死。那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就无从谈起。这就是现状,也是教训。

政府推行中国式“两房”政策,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发生,也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传导至整个中国经济,但现在鼓励人们入市以及到证券市场转嫁房地产风险的做法,还是不太适宜。即使要推行新政,也必须在房地产市场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,而不是现在。如果现在推出中国式“两房”政策,无疑是给中国房地产业吃毒药,不仅是埋葬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,更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进程。


发表于2014-10-28

如果现在推出中国式“两房”政策,无疑是给中国房地产业吃毒药,不仅是埋葬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,更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进程。

发表于2014-10-28

水平好低。房地产大涨十年具有几个巨大的原因。

发表于2014-10-28

各种大因素才能推动这么个庞然大物往上急涨。现在基本上这些因素都消失了。房价已经摇摇欲坠,两房政策不可能会重演过去,顶多是恢复房地产的血液循环功能。

发表于2014-10-28

政府推行中国式“两房”政策,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发生,也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传导至整个中国经济,但现在鼓励人们入市以及到证券市场转嫁房地产风险的做法,还是不太适宜

发表于2014-10-28

拖延是唯一的选择,已经走上不归路。

发表于2014-10-28

不作死是不会死的,作了就必死。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