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口罩的遭遇,就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遭遇。

发表于2020-04-10

口罩的遭遇,就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遭遇。

 

这个故事你已经耳熟能详了2月9日,洪湖市委宣传部发布一则《哄抬口罩价格,罚!》的通报,其中介绍,2月5日,洪湖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,调查发现,洪湖市华康大药房将进货价为0.6元每只的一次性劳保口罩,以1元每只的价格卖出,共销售38000只,监管部门以涉嫌哄抬价格罚款42630元,并没收违法所得14210元。事件引发广泛关注 

进价 0.6 元,卖 1 元,利润率超过 15%,所以是「哄抬物价」。

 

如此处罚是否法律正确,交给法学专家剖析;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直观反应大概会是:愤慨。

如果,把口罩换成房子,我们还会愤慨吗?大概不会吧。比如一个成本 6000 元/m2 的楼盘,卖 1 万元/m2,然后因「哄抬房价」被罚,我们不会因此愤慨。

 为什么不会愤慨?因为,房地产是贬义词。事实上,热点城市的房地产,已经没机会被罚;因为 2016 年 10 月以来一直实施的是限价政策,即价格管制措施,比如市场明明可以接受 10 万元/m2 的楼盘,政府只允许房企卖 6 万元/m2。

其实啊,口罩的遭遇,就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遭遇——当前房地产市场所实施的价格管制,远胜于口罩。

我们当然厌恶高房价。高房价的潜台词是:房地产有泡沫,房地产泡沫误国误民。

 

1990 年代,日本有过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惨痛教训,我们也经常拿来担惊受怕。中日两国的对比,是一个宏大的课题,需要系统性的分析;今天我们仅从房地产价格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复合涨幅.

 

◆日本房地产黄金时期(1983-1991)

年份

全国平均地价

国民可支配收入

1983年

11万日元/m2

243578.6日元

1991年

59万日元/m2

393756.5日元

年均复合涨幅

23.36%

6.19%

*数据来源:全国平均地价数据来自日本国土交通省,国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总合研究所

 

◆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(2000-2019)

年份

全国平均住宅价格

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

2000年

1948元/m2

6280元

2019年

9287元/m2

42359元

年均复合涨幅

8.57%

10.57%

*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
 

通过这两张表格,我们可以看到:在日本房地产黄金时期,其全国平均地价的年均复合涨幅(23.36%),是远超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复合涨幅(6.19%);中国恰恰相反,其全国平均住宅价格的年均复合涨幅(8.57%),甚至还略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复合涨幅(10.57%)。

 

我们把两张表格的年均复合涨幅放在一起,可以看得更清楚——

 

◆中日两国房价与收入年均复合涨幅对比

国家及其繁荣时期

全国平均房地产价格

国民可支配收入

日本1983-1991

23.36%

6.19%

中国2000-2019

8.57%

10.57%

*备注:日本住宅产品形态比中国复杂,因此用更有参照意义的「全国平均地价」;数据来源:中国国家统计局,日本国土交通省,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总合研究所

 

简单说:当前中国的状况是,收入的涨幅高于房价的涨幅;当年日本的状况是房价的涨幅远高于收入的涨幅。这是为什么日本泡沫破灭、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迟迟不破的其中一个小小例证。

 

甚至可以这么说——如果你接受得了的话:中国的房地产泡沫,是集体想象的产物。从 2003 年央媒开始讨伐房地产泡沫直到近些年几近全民讨伐,它一直没破掉;或许,根本就没有泡沫,怎么破?

 

 

疫情时期,口罩也像房地产一样:或限价销售,或摇号购买。

 

免费发送的口罩,也跟公租房类似:初衷美好,想要惠及大多数人,但货量跟不上,并且又难以精准地发到低收入群体手上,最后难免变成一场拼运气的福利游戏。

 

有那么一刹那,口罩与房子,似乎是失散多年突然相认的同父异母兄弟。

 

口罩是一时的,彻底战胜疫情之后,它就没那么金贵了;但房地产是一款长久的困扰,若不能正视它,它就越显得「叛逆」,像青春期的小孩,让家长操碎了心。

 

小孩没问题,家长也没问题,是太操心、错误定性与过度反应出了问题。


上一页|1|
/1页